临安区近日出台方案,将全面实施“新制造业计划”,推进高质量发展。到2025年,我区将培育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、电线电缆、复合装饰材料六大百亿产业集群,工业总产值将冲破两千亿大关,达到2300亿元,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3亿元。
当前正是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,为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,我区将按照“产业现代化”战略和“高端引领、新老并进、整体提升”总体思路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,全面淘汰落后产能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形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“双引擎”,构建临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。到2025年,我区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,十亿元以上企业20家,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企业1家,规上工业企业数880家。全社会研发经费(R&D经费)支出占GDP比重达3.45%,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、创建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家。
为实现这些目标,全区将重点实施“新兴产业培育、传统产业提升、数字经济赋能、产业平台聚能、企业梯队培育”五大工程。在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上,我区将大力培育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到2025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达1050亿元,占规模工业比重达61%。其中: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芯片设计、设备及制造、封装测试;高端装备重点发展智能物流装备、大型石化成套设备、智能仪器仪表;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品、装备和服务业;生物医药重点发展新型化学药物、生物技术药物、现代中药、医疗器械。
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方面,将重点改造提升电线电缆、复合装饰材料、光电产业三大优势传统产业。到2025年,三大传统产业营业收入达600亿元,改造提升600家以上,整治“低散乱”企业300家以上,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200家以上,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7%以上、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%以上。其中:电线电缆产业重点发展光纤光缆、电力电缆、特种电缆;复合装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复合装饰纸、印刷装备及配件;光电产业重点发展LED整灯及灯具、智慧照明系统。
数字经济赋能工程,将建设微纳智造小镇,重点培育集成电路产业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、信息软件、数字内容等数字经济优势产业。到2025年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450亿元以上、产业增加值达110亿元以上。培育数字经济领域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、超五十亿元企业2家。到2025年,实现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100%。
围绕产业平台聚能工程,我区将打造“1+3+X”产业平台体系,“1”是青山湖科技城战略性主平台,“3”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园、玲珑工业功能区、於潜工业功能区三个特色产业平台,重点承接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大优势传统产业。“X”是小微园区,到2025年,生产制造类小微企业园达20个以上,集聚小微企业1250家以上。创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以上、省级四星级以上小微企业园5个以上、省级数字化示范园区4家以上,培育省内一流的小微企业园专业运营机构3家以上。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,培育国家级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。
最后是企业梯队培育工程。针对骨干企业、龙头企业、中小企业、小微企业分别实施鲲鹏、凤凰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、雏鹰四大计划,到2025年,累计上市公司达15家以上,上市培育企业20家以上,累计新增直接融资150亿元以上,并购重组交易额120亿元以上。“单项冠军”“隐形冠军”累计达20家以上。
临安区将开展“产业招商、创新发展、提质增效、绿色制造、留心留根”五大行动,同时通过强化组织保障、服务保障、人才保障、用地保障、资金保障、政策保障六大保障措施,确保“新制造业计划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,实现目标。
主城区265万
主城区88万
主城区300万
主城区58万
主城区162万
主城区98万
主城区158万
主城区218万
主城区220万
主城区195万